陈氏大宗祠 www.csdzc.org 了解陈氏文化,陈氏族谱,陈氏家族,颍川陈氏,陈氏宗谱!

福建永安贡川世界客家风情园项目

宗祠资料 admin 4246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一、建设地点:中国福建省永安市贡川

  二、项目名称:世界客家风情园

  三、主办单位:永安市客家联谊会

  四、项目性质:新建

  五、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建设十个以上园区,主要有:

    第一期 客家民居园、客家名人园、客家源流园、客家工艺美术园、客家民俗园、客家购物园、客家美食园、客家起居园。

    第二、三期 印度尼西亚园、马来西亚园、新加坡园、欧洲园、非洲园、大洋洲园、梅州园、赣州园、闽西园、成都园、台湾园、香港园、澳门园、广西园、海南园、湖北园、贵州园、江苏园等。

    总建设用地规模1000亩,其中:第一期100亩、第二、三期900亩。

  六、建设条件:永安贡川地处闽中地带,随着相距100公里的连城机场于2004年3月28日开通航班,京—福高速公路三明—福州段也于2004年9月28日通车,永安—漳平公路也于2004年6月通车,永安—泉州高速公路有望2004年内动工,永安—武平高速公路,永安—宁化高速公路,永安—长汀铁路都在加紧前期工作,未来的永安不在是只是依靠鹰厦铁路和205国道来解决游客进出的交通,而是以飞机、高速公路、火车并举的交通网络。

  七、项目总投资:项目投资约为3亿元人民币,其中建设投资2.3亿元,征地投资0.4亿元,流动资金0.3亿元,其它资金0.3亿元。第一期安排投入1亿元、第二、三期2亿元。

  八、主要经济指标预测:项目建成后,年收入1.5亿元,年税利0.45亿元,年利润0.3亿元,投资回收期10年。

  九、市场预测:世界客家人口总数约在1亿左右,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有9000多万(香港125万,澳门10余万),从海外分布看,印度尼西亚最多约120万;马来西亚约100万;新加坡50余万;泰国60万;越南15万;缅甸2.7万;1万以下者还有日本、菲律宾等国。客家人在美洲共有40多万客家人,10万左右的有美国、秘鲁、牙买加、加拿大,1万以下的有巴西、巴拿马等;此外,欧洲、非洲和大洋洲也有部分客家人,总数14万人左右,其中如毛里求斯客家人就有2.5万人。我们预计每年如能吸引30万游客,每位游客平均消费500元,每年营业收入达1.5亿元,其中利税按30%计,每年可达4500万元。

  十、前期工作情况:正在策划方案。

  十一、合作方式:独资或股份合作

  联系人:林汝梁 陈 健 王群英
  电 话:0598-3637763 3686619 8811100
  地 址:中国福建省永安市客家联谊会
  邮 编:366000





  贡川“世界客家风情园”

  一、建园背景

  创建世界客家风情园人心所向。客家人对故园一往情深,正如有位出席世界客家十六届恳亲大会的海外代表在乡情报告中说:“我在这里希望大会能向中国政府方面反映,给我们大力帮助和支持,让我们下代,不会与我们祖国失去联系,能一代一代返回中国,寻根问祖。”通过世界客家风情园的建设,使客家文物得到最好的保护,让客家人奋斗的历史在这里展现,使客家文化不因时间推移和开放发展而淡化,使之与世长存,也为子孙后代寻根问祖,开展敬祖、思祖、祭祖传统活动,寻求精神慰藉,提供一个良好的场所,正合全球客家人的共同心愿。世界客家风情园是客家传统文化的延续,以此为载体把全世界客家人的历史全景展现出来。并以《客家源流》及谱牒为依据,追根溯源,把现分布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客家乡情基本搞清,并按谱牒把根植于世界客家风情园。同时,把近代史上著名的海内外客家伟人,以及与这些伟人同朝共事的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教育家、科学家、文化家、艺术家及社会活动家的生平、事迹、文物搜集起来荟萃于一园,形成客家传统文化中心。通过这个载体,总结历史,缅怀先人,服务当今,光大未来,以空前未有的博览形式向世人展示,使客家精神得到最大的发扬。
  
  据有关资料统计,世界客家人口总数约在1亿左右,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有9000多万,其中广东省最多,约1662万,占广东人口的28%;江西省约600万,福建省400多万,广西350多万,四川约100万,海南省30多万,10万以下的还有湖北、贵州、江苏等省份,台湾省460万左右,香港125万,澳门10余万,其余散居其他省市。据不完全统计,客家人在中国聚居地共有17个省区,200多个县市。其中纯客县有34个(纯客县是指在本县市人口95%以上称纯是客家人,而与其他族系杂居拥有数量不等的客家人聚居村落的县叫非纯客县)。

  从海外分布看,海外客籍华侨华人500万左右。亚洲最多,约有350多万,其中印度尼西亚最多约120万,占印尼华侨华人总数的20%;马来西亚约100万,占全马453万华侨华人中的22%,在马来西亚一直有“客人开埠”之说,主要是赞颂客家人叶亚来,他是吉隆坡开埠功臣。新加坡,有客籍华侨华人50余万,这里新籍客家华人政治地位较高,参政者多,显赫的如李光耀及其子李显龙,在20世纪的30—50年代则有著名客属侨领胡文虎。另外还有泰国60万,越南15万,缅甸2.7万,1万以下者还有日本、菲律宾等国。

  客家人在海外的第二大聚居地是美洲,共有40多万客家人,10万左右的有美国、秘鲁、牙买加、加拿大,1万以下的有巴西、巴拿马等;此外,欧洲、非洲和大洋洲也有部分客家人,总数14万人左右,其中如毛里求斯华侨华人仅3万人,而客家人就有2.5万人。

  永安贡川陈氏大宗祠座落于福建省永安市贡川城南巫峡头,是陈氏入闽始祖唐中丞搽陈雍的纪念祠。它是明代宫殿式建筑物,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正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贡川陈氏渊源于河南颖川。始祖陈雍,字月铭,是太丘陈实的第十九世孙,生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世居吴兴。其少好学多才,以贤良方正被举于朝廷,官拜中丞,为官清廉。据考,陈雍80岁即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率次子陈野南下入闽,卜居固发冲(今贡川镇),启创家声,绵亘世族;延至八世陈文余,人文鹊起,九子一婿,皆大儒名宦,故有朱熹题赠“一门双理学,九子十科名”楹联。陈门历代科甲蝉联,贤能辈出,陈世卿、陈灌、陈渊、陈君举、陈俨、陈文龙、陈君用等数百名状元、探花、进士、文官、武将,文韬武略,为人景仰。而今,陈雍世系宗支遍及八闽大地、东南各省及台、港、澳地区,还有旅居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各国,堪称福建的名门望族。

  贡川陈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占地面积4000平米,建筑面积近1180米,造型古朴典雅,结构厚实,木雕、石雕、砖雕工艺湛,处处显示中国古建筑艺术之不凡。雄伟壮观的歇山式门楼正中,“陈氏大宗祠”五个大字遒劲有力;大门两侧,石狮雄踞;二进石华表上“世承天宠”大字描金;焚纸宝库、花木草坪及两边厢房布局和谐有序,追远堂内肃穆高雅,“状元第”、“探花及第”、“七十九位进士”等金匾高悬于大厅上方。原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丕显等题献的匾额大方醒目,“雍穆风”、“敦宗爱国”、“理学之门,忠贞之家”等匾额记载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宗祠内珍藏着一部(共48分册)清光绪十六年撰修的大宗谱,还有民间收藏的清嘉庆、道光年间撰修的宗谱,可供查阅考证。大宗祠是连接陈氏后裔的重要纽带和寻根谒祖的圣地,每年农历二月初十和八月初十举行春秋两祭,我省各地及至海外裔孙代表、嘉宾云集于此,举行盛大庆典活动。

  2003年11月18日至19日,中国客属第二届恳亲大会暨永安市客家联谊会成立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广东、海南、河南、江西、四川、福建、北京等8省市和港澳地区的客属代表180多人出席了本届大会。这次大会以“团结、合作、联谊、发展”为主题,以通过客属亲联谊大会交流各地客家文化和经济发展信息,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为弘扬客家精神,推动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全球客家·崇正联合总会总执行长、澳门客家·崇正总会创会长黄石华,全国政协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原福建省委副书记林开钦,中国社会科学院侨联副主席、文化部华夏文化客家研究所所长邱权政,全球客家·崇正会联会总会会长,澳门客家·崇正会执行会长张扬等客家乡贤出席了大会的开幕式。通过此次中国客属第二届恳亲大会在永安召开,大大提高永安在世界客家人中的知名度。

  位于永安贡川西北部100多公里的宁化县,是海内外闻名遐迩的客家总祖地。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将军曾为客家祖地牌坊亲手题书“客家祖地”。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为宁化石壁客家公祠题写了“客家公祠”牌匾。中国社会科学院侨联副主席、文化部华夏文化促进会客家研究所所长丘权政教授也指出:“三明市所属宁化石壁,是海内外遐迩闻名的客家祖地”。有可靠的史料证明,如今海内外的许多客家姓氏后裔,其祖先都是从中原辗转南迁到宁化、清流、明溪等地。正如许多专家、学者论证的,以宁化石壁客家祖地为中心的客家区,是客家大本营之一。

  二、在贡川建设“世界客家风情园”初步规划

  总构思是通过象深圳世界之窗、锦秀中华的表现形式来展示客家人的风彩,让全球客家人都知道,要寻根问祖到宁化,要了解客家到贡川世界客家风情园。

  世界客家风情园以采用海内外有代表性的典型客家民居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结合的建筑形式,集历史性、文物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气势恢宏、古朴典雅、蔚为壮观,是世界一流水平的客家传统文化世界客家风情园。既是全世界客家人勤劳、勇敢、刻苦、奋斗、创业、爱国的记录,又是全世界客家人精神、财富、希望、追求、团结和力量的象征,是客家文化的神圣殿堂和全世界客家人的精神家园。
  永安贡川地处闽中地带,随着相距100公里的连城机场于2004年3月28日开通航班,京—福高速公路三明—福州段也于2004年9月28日通车,永安—漳平公路也于2004年6月通车,永安—泉州高速公路有望2004年内动工,永安—武平高速公路,永安—宁化高速公路,永安—长汀铁路都在加紧前期工作,未来的永安不在是只是依靠鹰厦铁路和205国道来解决游客进出的交通,而是以飞机、高速公路、火车并举的交通网络。

  永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东南历史文化名城。她是一块镶嵌在八闽大地上的翡翠,一颗撒落在燕江江畔的明珠。永安物宝天华,人杰地灵,孕育出著有《琴谱大全》的古代音乐家杨表正;我国第一架飞机制造者、航空先驱李宝俊和刘佐臣;著名新闻记者邹韬奋等杰出人物。永安风光旖旎,秀色可餐,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桃源洞如丹霞晕染,如泼墨挥洒,引徐霞客登高留下了《游桃源洞日记》,赞“余所见‘一线天’数处,武夷、黄山、浮盖,未曾见若此之大而逼、远而整者”;宋朝宰相李纲亦有“栟榈百里远沙溪,水石称为小武夷”的诗句,惹后人遐思翩翩。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福建石林喀斯特景观如天然雕琢的盆景,奇峻、精巧、活脱,令游客留连忘返。还有那堪称物种基因宝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宝岩、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气势恢宏的安贞堡、三奇二十四景的大丰山、云天雾海的普禅山、神秘莫测的地下迷宫甘乳岩、巧手绣织的龟园美景等等,数不胜数。

  在永安市贡川城南巫峡头划出约1000亩的地盘作为“世界客家风情园”用地,分3实施。

  第一期

  在陈氏大宗祠周边划出约100亩旱农地作为首期开发,园内主要建设内容有:

  客家民居园

  客家民居是中国南方山区的传奇,它那独特的风格、神奇的色彩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游客以及美国的军事专家。其实,这是客家人的又一智慧作。一千多年来,他们从所处的环境出发,创建出奇特的民居建筑,如客家方楼、圆楼、五风楼、围屋和围龙屋等。这些建筑规模大,便于聚族而居,数代同堂;坚固经久,可防盗贼、野兽的侵犯;对称整齐、构造讲究、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民居建筑虽典雅华丽,但用料简单,可就地取材。 一般用黄泥、石灰和沙、板筑而成。 筑墙时,要添加竹枝、木条或碎石瓦砾;有的在三合土中掺加桐油、糯米饭、红糖、鸡蛋清等黏性物质。客家土楼有方和圆两种。圆楼是民居中最具特色的楼式。

  楼的建筑,很讲究内部空间的构成。一般都实行中轴对称,内部厅堂布局、卧室配置、楼梯分布,边门开设都取严格对称。所有公共空间,都集于中轴线上,沿此线形成丰富的空间序列。楼内设有花园、厅堂和水井。油漆、雕塑精细,装饰堂皇,青砖铺地,干净整齐,舒适秀丽。

  闽西特色建筑如永定土楼外形有方形、圆形、交椅形、曲尺形、扇形、综合形等;粤东客家民居建筑主要有围楼、走马楼、五凤楼、四点金、殿堂式、围龙屋、和中西混合式;台湾的客家建筑,如六堆客家建筑双堂屋、三合院及围屋;海外的客家建筑等缩景。

  客家名人园

  悠悠历史长河,灿烂中华文明,孕育了客家这支优秀的汉民族之系;长期的流转迁徒,艰难的拓荒创业,磨砺了客家人艰韧不拔、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热爱桑梓和尊师重教的优秀品格。江流滚滚,淘尽千古英雄豪杰,也定格了一批批笑傲古今的客家风流。无论在以往铮嵘岁月,还是在沸腾的现实生活;无论对于伟大的祖国,还是对于整个人类,客家先民及后裔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在历史上,客家人英才辈出,对中原文化向南方传播、近现代的一系列变革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代,客家儿女又活跃在世界舞台上,对中国和亚太地区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把世界客家名人用塑像及文字展示名人风采,如:袁崇焕 刘国轩 文天祥 郭沫若 宋 湘 黄子卿 王越 李国平 李国豪 王佛松 卢嘉锡 傅连章 黄 慎 陈寅恪 王力 李惠堂 杨简 黎尚豪 潘毓刚 张炳光 伊秉绶 梁伯强 林风眠 罗香林 吴桓兴 韩素音 丘成桐 郑小瑛 朱 德 杨成武 邓演达 张发奎 萧华 叶剑英 陈 毅 叶挺 黄琪翔 刘亚楼 彭家珍 罗卓英 杨勇 丁日昌 邓小平 陈丕显 李光耀 黄遵宪 孙中山 胡耀邦 张国涛 罗芳伯 廖仲恺 洪秀全 张鼎丞 李登辉 叶亚来 阿瑟锺 胡文虎 姚美良 张榕轩 刘宇新 曾宪梓 熊德龙 谢枢泗 田家炳 张弼士 丁家骏…… 

  客家源流园

  以客民五次大迁移为背景,全面展示各次大迁移情况。
第一次大迁移,是由五胡乱华侵扰割据所引起。为避难,自晋代永嘉以后,中原汉族开始南迁,当时被称为“流人”。逐渐形成了三大支流,最后,远的到达了江西中部南部、福建等地,近的,则仍徘徊于颍水淮水汝水汉水一带。

  第二次南迁,由唐末黄巢起义引起。十几年动乱,中国各地人民都分头迁徙。这次迁徙,远者,少数已达惠、嘉、韶等地,而多数则留居闽汀州,还有赣州东部各地。

  第三次大迁移,宋时,由于金人元人的入侵,客家人之一部分,再度迁徙。这次由于文天祥等组织人马在闽粤赣山区力抗入侵外族,三省交界处成为双方攻守的重地。于是,先至闽赣的中原氏族再分迁至粤东粤北。而与此同时,流入汀州者也为数日多。

  第四次大迁移,明末清初,一方面客家内部人口已不断膨胀,另一方面,满洲部族入主中国。在抵抗清的入驻无力之后,民众再次分头迁徙,被迫散居各地。相当一部分人,迁入四川等遭兵火毁灭之地,重新开辟垦殖。

  第五次迁徙,当在清后期。这可以说是一次世界范围的迁徙。人口多,山区条件差,不足养口。于是,客家人分迁往南至雷州、钦州广州潮汕等地,渡海则出至香港澳门台湾南洋群岛,甚至远至欧美等地。

  客家工艺美术园

  制画工艺:制画工艺在客家民间流传甚广,名家辈出。如长汀上官周,宁化黄慎,上杭华岩,武平李灿均驰誉中外。尤以上官周的《晚笑堂画传》颇有影响。制画主要有版画,壁画,字画,蛋画,铁画,画像等。

  剪纸工艺:汀州剪纸工艺源于清代帝后生日摆万寿,民间张贴红签(剪纸图案)以表庆贺。后来逢春节或新婚喜庆,多巾红纸剪成的各种艺术图案或文字,寓庆贺祝福之意。传统图案有“鸾凤和鸣”、“松鹤延年”、“梅兰菊竹”、“寿星”等,文字有“福,禄,寿,喜”等,多出自巧妇之手。民间剪纸不限于妇女,有专门剪纸刻纸的艺人。各种图案应手而成,巧夺天工。

  手扎工艺:客家手扎工艺品种繁多,依物施艺,各具特色。主要有彩扎,灯扎,纸扎和花扎四种。彩扎多为民间职业艺人所制作。凡民间节日喜庆,陈列街头供人观赏。常以历史,戏剧故事为题材,用泥塑人物头型,铁丝扎骨架,香粉捏成躯干,佩以饰物,制成体态各异的人物。工艺精巧,造型逼真,色彩鲜艳。

  灯扎以竹木作为骨架,以通心草扎成各种人,兽,物之体型,糊以纸张、丝绸,中空插入蜡烛,灯光映射,琳琅满目。

  纸扎以竹木作骨架,以通心草扎成人,物及动物之形。还可用竹丝为骨架,棉纸裱贴,制成各种风筝。

  花扎是用色纸、皱纸、通心草和绸布等材料,经剪,折,拼,扎制成各种花卉,盆景。花扎常用于作头饰,胸佩,瓶插,壁挂等。色彩鲜艳,自然逼真。

  客家民俗园

  勤劳刻苦、开拓进取这是学界一致公认的客家精神的重要方面,这种精神无论是在民间歌曲,或是在舞蹈、杂艺,或是戏曲艺能中,都有鲜明的体现。在客家山歌中有许多歌唱勤劳刻苦精神的曲目。如:梅县的叠字山歌《嫁郎爱嫁劳动郎》就是较为典型的一首。歌中唱到:“老妹千祈爱嫁深山壁背角里烧炭打炭、战天斗地、勤勤俭俭、会划会算、老老实实、乌乌赤赤、囊上晒到起松光节水涿去都会(的)劳动郎。”歌中表达了对勤劳俭朴、老实健壮的劳动郎的热情赞颂,同时批判了好吃懒做的流浪汉。褒勤贬懒确已成为客家山歌重要的歌唱内容,如宁化山歌《农工商学都要勤》、明溪《连妹要连有力头》、《好男不要爹田地》、龙南《有女要嫁放排郎》、定南《十劝亲郎爱耕田》等。这种风气对青年男女的审美观念也起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以劳动为美、健康为美的审美观。如赣南崇义山歌唱道:“白白净净哥唔恋,乌乌黑黑哥唔嫌,好比山上牛奶籽,你哇苦来捱哇甜。”

  在民俗节日中,各种各样的歌舞、杂艺、增添了节日的气息。《鲤鱼灯》就是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据《隋书音乐志》载:“鱼化龙、龙变鱼,黄龙变。”在隋代以前就有鱼龙变幻的艺能。隋代诗人薛道衡、南宋词人辛弃疾均有关于歌舞鱼龙情景的咏诵。今日客家地区所流行的《鲤鱼灯》舞,当为历代中原歌舞的继承于发展。客家人之所以喜爱《鲤鱼灯》舞,究其原因除了因为鱼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外,还有其更为深刻的涵义。首先鱼与余谐音,常与富贵有余、年年有余相联系在一起,因此,鱼便成为了吉祥、幸福的美好象征。其次,鲤鱼之所以为人们所喜爱还与鲤鱼跳龙门联系在一起,寄寓着向上跃进的意义。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勇于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的蓬勃向上的精神。

  客家人的开拓进取精神还表现在汉剧艺术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根据目前的有关资料和研究成果,客家汉剧(外江戏)与湖南班(即祁剧,亦称楚南戏)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据调查,湖南班于清乾隆年间就传入闽西。此时,其唱腔、剧目、表演仍按祁剧规范。之后,曾吸收了木偶戏、西秦戏、潮剧、饶平戏以及闽西的中军鼓乐、十班和民间小调的艺术营养,使音乐唱腔得以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既保留了楚南戏的风貌,又有别于皮簧举重的一个独具风格的地方戏。

  在客家艺文中,客家人的革命精神也得到了反映。这种革命精神表现为对封建统治的坚决反抗。如闽西武平山歌《敢闹暴动唔怕天》唱:敢唱山歌唔怕人,敢拆庵庙唔怕神,敢打阎王唔怕鬼,敢闹暴动唔怕天。在封建社会,客家妇女所背负的精神枷锁比男子更为沉重。因而客家妇女反封建礼教的革命精神在客家艺能中也有相当程度的反映。“有本打铁唔怕铁屎烧,有本恋郎唔怕丈夫瞄,总要两人情意好,郎拖斧头妹拖刀”。这种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在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引导下,又转化为一种热心于革命的行动。客家妇女唱出了《剪掉髻子当红军》等新民歌。此外,客家艺能还成为客家人表现怀念故土、热爱祖国情怀的一个重要方面,如许多老华侨都将山歌作为维系下一代与祖国感情联系的纽带,对下一代进行爱国爱乡教育的手段,而提倡学习山歌。

  客家购物园

  勤劳勇敢善良的客家先人们创造了皮枕、刺秀、制画 竹车仔等手工艺品和竹椅、金鱼大缸、水鑊、擂盆、龙罐、绣鞋抔抔等生活用品,在建筑上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客家土楼,在饮食上生产出了如:闽西八大干:长汀豆腐干 上杭萝卜干 清流笋干 武平猪胆干 连城地瓜干 永定菜干 明溪肉脯干 宁化老鼠干;名优特产:红娘酒、杭梅等;土特产:金木雕、竹编工艺品、客家娘酒、白渡牛肉干、梅州名茶、五华细核荔枝、平远大果李、丰顺黄金姜糖、沙田柚汁等;面类食品有面条、线面、面饼等,还有米粉和冬粉。客家米粉的丝条较闽南的粗些,炒吃特别有一种韧而脆的感觉。冬粉是绿豆粉所做,呈半透明状,“冬粉肉圆”是客家人飨客的一道名菜,因此客家的米粉特别的出名。在穿着上有客家人明显带有少数民族装饰风格的客家服饰和饰物,及具有客家风味的纪念品等。通过在购物园经营客家工艺品、纪念品、客家土特产等不但可以向游客展示客家人的历史成就,还可以让游客深入了解客家人的风土人情。

  客家美食园

  客家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且内涵丰富多采,客家菜特点的形成,与客家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有很大关系。既传承祖居地传统,又吸取迁徙所经之地诸多饮食特色,客家人早期既多聚居山高水冷地区,地湿雾重,食物宜温热,忌寒凉,故多用煎炒,少吃生冷,在使用香辣方面更为突出,菜肴有“鲜润、浓香、醇厚”的特色。出门即须爬山,生产条件艰苦,劳动时间长、强度大,需要较多脂肪和盐分补充大量消耗的热能,饮食以烹调山珍野味见长,略偏“咸、油”。

  长期的迁徙流离及聚居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客家人艰苦度日,就地取材,制备咸菜、菜干、萝卜干等耐吃耐留的食物,家居可佐番薯饭并抑胀气,出门可配野菜充饥,这便形成了“咸、熟、陈”的特点。因此客家人的食谱,既有吴越地区的酸甜菜肴,也有巴蜀湖广地区的辛辣食品,更有闽粤地区的酱腌味菜。在客家人的饮食中有著名的闽西八大干;客家名菜:汀州白斩河田鸡 梅菜干扣肉 四堡漾豆腐 涮九门头麒麟 客家竹筒菜 客家酿三宝 蛋清鱼丸等还有客家小吃如:永定芋子包 上杭鱼白烊鱼 簸箕粄 什锦豆腐饺 下洋牛肉丸 客家捶圆 汀州灯盏糕 黄粄苎叶粄 米浆餜 烧麦等又由于客家人虽则平日粗茶淡饭,但甚好客,崇尚祭祖及重视节令喜庆饮食,因人、因事、因时而有不同的吃法和不同的饮食习俗,使客家的饮食文化更加多姿多采,吸引了更多的海内外游客。

  客家起居园

  客家起居园的建筑及室内的整体布局以客家的土楼作为参照。土楼具有防卫御敌的奇特作用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客家土楼闪烁客家人的智慧,土楼格局的恢宏,令人为之肃然起敬。客家的民俗更令人陶醉,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淳朴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的民风;传统文化的可见、可触、可感更吸引众多的游客的莫大兴趣。客家土楼建筑,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纵贯古今的结晶,是落后生产力和高度文明两者奇特的混合。它们在技术和功能上臻于完善,在造型上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在文化内涵上蕴藏有深刻内容。客家土楼热天可以防止酷暑进入,冷天可以隔绝洌风侵袭,楼内形成一个夏凉冬暖的小气候。厚土保持着适宜人体的湿度,环境太干时,它能够自然释放水份;环境太湿时,吸收水份,这种调节作用显然十分益于居住。居住于客家起居园中可以让游客亲身体验客家人的生活,能领略到更为丰富的客家文化,一睹土楼的神奇。

  第二、三期

  在贡川陈氏大宗祠周边巫峡头的山坡地上划出约数百亩作为第二、三期开发。园内主要按客家人集中的地域建园,如印度尼西亚园、马来西亚园、新加坡园、欧洲园、非洲园、大洋洲园、梅州园、赣州园、闽西园、成都园、台湾园、香港园、澳门园、广西园、海南园、湖北园、贵州园、江苏等。
以上各园充分反映各不相同的客家风情,让世人在园内就能大致了解各地客家人的基本状况。

  三、组织机构和投资方式

  客家风情以永安客家联谊会为依托,成立专门的机构,并积极争取得到世界客家联谊会、中国客家联谊会、各地客家联谊会的支持、参与和认同,并通过它们进行宣传和扩大影响。

  采取政府引导,通过招商引资的办法解决资金来源。预计该园投资3亿元人民币,才能使该园上一定规模和档次,才能从海内外吸引一定数量的游客进园参观。我们预计每年如能吸引30万游客,每位游客平均消费500元,每年营业收入达1.5亿元,其中利税按30%计,每年可达4500万元。


——2004/03/10 草案


www.csdzc.org[陈氏大宗祠]转载请注明出处
福建永安贡川世界客家风情园项目
喜欢 (2)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