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大宗祠 www.csdzc.org 了解陈氏文化,陈氏族谱,陈氏家族,颍川陈氏,陈氏宗谱!

岭南陈姓: “陈氏书院”存古风 明代硕儒陈献章

陈氏源流 admin 3765次浏览 已收录 扫描二维码

“羊城八景”陈家祠古祠留芳。

明代硕儒陈献章画像

  百家姓溯源追今之陈姓

早年反映国人商场打拼的电视剧中曾见一个镜头:北方客户听到广东口音的客商,名片未换,便以“陈先生”称之。客商正好姓陈,诧异问之:素未谋面,何以知吾姓。对曰:你们那边的老板,不是姓陈,就是姓黄,或者姓林啦!可见这几个岭南大姓,早已深入人心,为南北所熟知。

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卜松竹

陈田一家 源出颍川

历史学者李龙海指出,陈姓是中国第五大姓,约65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强。从省别来看,福建、台湾、广东、浙江等省是陈姓人口最集中的地区,陈姓占本省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4.01%、12.21%、10.52%、7.74%,并且在台湾、广东、浙江三省,陈姓均为本省第一大姓(福建陈姓略低于林姓,居本省第二位),故闽台地区有“陈林半天下”的说法。

不过李龙海说:“虽然目前陈姓在南方诸省人口最为集中,但从大量的方志及陈氏族谱等史料我们可以得知,目前生活在南方诸地的陈姓,其祖源却是在中原地区。实际上这和中国多数姓氏的起源和传播情况是一致的。

陈本为一古老之地名,所谓“陈州太昊之墟,古宛丘之地。神农都之,始为陈”。可知,陈这一名称始于神农氏。西周胡公妫满是帝舜的后裔,同时又是周人的陶正阏父(一称遏父)之子,故被封于陈,并以国为氏。自妫满封陈至陈闵公亡于楚,陈国共传20世、26代君王,历时588年。陈国内乱至亡国期间,四支陈国公族后裔先后避居他乡,均以国为氏姓陈。

其一居颍川(今河南许昌、长葛一带)。这一支是胡公满十世孙陈完的后裔,也是繁衍昌盛、支系最为清晰的陈姓支系。陈完为田姓始祖。陈完五代孙桓子于周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改姓田氏。传到第九代田和时,终于夺得姜姓齐国的王位,史称田齐。公元前221年,陈完15代孙齐王田建为秦国所灭。田齐亡国之后,田建的儿子田轸奔楚为相国,后被封颍川侯。田轸又恢复姓陈,成为颍川陈氏的始祖。

其二居陈留(即今河南开封陈留)。这一支出自陈哀公之子留;其三居阳武者,出自陈闵公之长子陈衍。其后裔有西汉名相陈平;其四居固始者,出自陈闵公次子全温之后陈孟琏。

李龙海指出,历史上还有陈姓的其他起源,但都比陈国后裔以陈为氏晚,且影响小。

繁衍岭南2000年名人辈出

陈姓的大规模南迁始于西晋末年。但早在汉建武初,已有广信人(今封开县) 陈钦、陈元父子,专研《左氏春秋》而闻名遐迩。所以陈姓在广东至少也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

按照学者骆伟的说法,岭南陈姓,主要源于颍川,如番禺、顺德、新宁( 台山)、梅县等市县的陈姓族谱都题:“颍川陈氏。”他并引明代黄佐《百粤姓氏考略》指出,汉顺帝时有番禺(一作香山) 陈临,官至苍梧郡太守,升征为廷尉,其后“子孙蕃盛”。如唐进士陈万言等皆其后裔。南朝梁泷水有永平郡公陈法、罗州刺史陈佛智孙冠军大将军陈集原,唐有揭阳陈豹,官至韬卫大将军等,名人不少。

骆伟指出,随着中原文化南移和氏族南迁,陈姓不断进入岭南。其中,最有影响、枝繁叶茂遍布岭南的,当推汉代陈寔(实)。他是古代胡公满的后裔陈让的12代孙,字仲弓,号太邱,许人(今河南省许昌),后为颍川太守,定居颍川郡,后裔先后迁河南光州,传至23 世孙陈瑚,在宋代被谪福建,后有陈文迁南雄珠玑巷,宋开禧元年(1205) (一说咸淳九年),后裔陈世兴、陈世道向南播迁,遍布珠江三角洲一带。这一支仅明代就产生了理学家陈献章、礼部侍郎陈琏、刑部侍郎陈鼎等历史名人。嘉应州陈氏亦为陈实后裔,是从宁化迁入的,其后裔陈豪生3子、长中兴、次德兴、三旺兴,其中长子生子十八,分居石壁、兴宁、和平、平远以及江西信丰、武平等地。

由粤东迁入的还有几支,如陈元德,原为晋代泰州南安郡骊直县人(今甘肃省巩昌陇西县),因刘裕篡位,被谪为晋安太守( 福建闽县),遂弃官携妻遁迹至番禺白水坑卜居,为番禺白水坑、坑头、白岗、蔗坳、梅山、赤山、石楼七房开族始祖,至民国初,后裔已蕃衍数万人,清末学海堂学长陈璞,即其后人。南海陈显,原河南固始人,宋户部尚书,因上奏攻击蔡京被贬知越州,后因靖康之乱,举家迁南海居住。之后由唐宋至明清,都陆续有陈姓族人迁入广东,从中产生了如陈澧这样的大学问家。

贡献广东唯一从祀孔庙的鸿儒

陈氏在广东,几乎遍布全省,其中尤以在清光绪十六年至二十年( 1890~1894)所建广州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 最具代表,是当时聚合广东72县陈姓合资兴建的族祠和书院,面积达1.32万平方米,以布局严整、气势雄伟、装饰精巧、堂皇富丽著称,它不仅具有我国南方建筑的鲜明特色,也是广东祭祀陈氏先祖最大的宗祠。现在陈家祠已经是广州城内极负盛名的旅游景点,地铁也开通了陈家祠站。

陈姓族人为广东贡献了一位——也是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明代硕儒陈献章。这位生于新会的明代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几乎在那个时代所有的学术和文化领域中都达到了顶尖的造诣。其诗、词、书法、琴艺均在广东相应领域的历史上有开山之力。他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史称江门学派。

近代广东历史上陈姓名人辈出,学术大师陈寅恪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位。不过陈寅恪并非入粤陈氏。他属于义宁陈氏(今江西修水)一支。这一支族人在戊戌变法期间格外显赫,但事功多集中在湖南等地。

陈寅恪与岭南关系则极为密切。陈寅恪于1949年1月19日抵达岭南大学(1952年后改称中山大学),直到1969年10月7日去世,前后整整20年。广州成了陈寅恪一生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学者张求会指出,据不完全统计,“从1949年至1966年,陈寅恪新撰论文达十七篇,共十数万字。从1953年至1964年十一年间,陈寅恪写下专著《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两部,总字数达九十万言。这百多万文字是在十五年间完成,几达陈寅恪一生著述的一半”。尽管陈寅恪的骨灰最终选择安葬在江西庐山植物园,但他以惊世之气魄、超绝之思想为广东留下了无穷的精神财富。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卜松竹


www.csdzc.org[陈氏大宗祠]转载请注明出处
岭南陈姓: “陈氏书院”存古风 明代硕儒陈献章
喜欢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