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初十,贡川镇巫峡头”陈氏大宗祠”熙熙攘攘,人声鼎沸,一年一度的秋季祭祖典礼正在举行。来自永安及省内十九个县市的陈氏后裔代表云集于此,前坪、上厅、下厅、天井、回廊里都是成群结队的人,将宗祠内外挤得水泄不通,呈现出一派喜庆的气氛。
陈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三年(1606年),请代康熙、光绪年间重建重修,主持营建宗祠的是永安桃源洞的开发者陈源湛等人,宗祠堂名为”追远堂”,以为”慎终追远”。堂内三间神龛,分别排列陈氏入闽始祖陈雍及历代先祖的神祖牌位。宗祠在”文革”中遭到破坏,但主建筑仍保持完好,近来又修建了门楼、围墙,陈氏后裔也将中断了多年的祭祖活动又恢复起来。
贡川陈氏在宋代最为显要,出了陈世卿、陈瓘、陈渊等名人。宗祠的内柱上有大理学家旸时的一幅对联”半壁宫花春宴罢,满床牙笏早朝归”,就是当年的真实写照。千年来,陈氏后裔生息繁衍,子孙遍及省内外,成为令人瞩目的大姓,陈氏宗祠也成了本姓氏的祭祖圣地。抗战时期,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前往宗祠谒祖,并赠送了一块牌匾”群英”;国民党福建省党部主任陈肇英赠送了”积厚流光”牌匾。六十年代,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陈丕显也委托侄儿前来祭祖。至于在东南亚、台湾的侨胞、台胞,更是每年都由陈氏后裔前来参加祭祖典礼。
陈氏宗祠祭祖一年有春秋两祭,在农历二月初十和的八月初十。孔子曰”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现简化为一祭,即”秋祭”。祭祖仪式隆重而又复繁。祭品要有五牲:猪、鱼、鸭、鸡、兔;五菜:黄花菜、木耳、香菇、粉干、豆腐;五果:桔子、梨、苹果、香蕉、葡萄;还要五杯茶五杯酒。主祭人是辈分高的,还须三代同,还有陪祭、司仪等。祭祀时按堂号分为几班,不分地域,只要同属一个堂号,就在同一个班祭奠。
祭礼开始,首先主祭、陪祭就位,行舆洗礼。进馔:祭毛血(刚宰杀的牲畜),迎神,迎神回来后,鞠躬,拜、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起身),平身、复位。行上香礼:在某代祖考妣香案前跪,上香,祭酒,三叩首,兴。奠帛之献礼:跪,进帛,献帛,叩首,平身。读祝礼:众皆跪,读祝文,叩首,平身。初献礼、分初献礼:历代高曾祖考妣神位前,跪,上香,初进酒,初献酒。亚献礼、分亚献礼:亚进酒,亚献酒。终献礼、分终献礼:三进酒,三献酒。饮福礼:主祭人念:”祖考命工作:承至多福无疆,依尔孝孙,来尔孝孙,卑尔寿禄于天,宜嫁于田,眉寿永年,勿替饮之。”最后,撤馔,送神,焚祝文,礼毕。
祭祖仪式体现了儒家思想”孝”的观念,也反映出传统农业社会尊老习俗和对祖先的崇拜。如今的祭祖,内容和形式都与古代不同,已演化成为同姓氏之间的一次沟通情感和交流信息的聚会活动了。
摘自《永安报》1997年10月13日第二版
作者:戴中平(永安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