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陈姓的较大的行动是向台湾迁移。当时,这些迁来的人口曾为生存而奋力拼搏过,陈姓先民为开发台湾而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闽、台自古同省,至清代光绪十一年(1885年)始设台湾省。但早在明末清初,福建就开始大批向台湾移民了。据史学家考证,包括陈姓在内的福建沿海民迁往台湾的社会背景六: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荷兰人窃居台湾后,曾招募闽南沿海移民去台湾垦殖;明末郑芝龙设寨于台湾北港,曾多次招募漳、泉、兴化沿海居民渡海去台湾垦荒;崇祯元年(1628年)统治台湾的郑芝龙归顺明朝,在福建布政使熊文灿的支持下,招募沿海几万灾民,每人“给银三两,每三人给牛一头”,用船载运去台垦殖;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延平郡王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了台湾,所带士兵连同眷属共三万多人都留在台湾开荒种植,这些士兵多是闽南、闽中人。与此同时,他还到漳、泉、兴化等地招募青壮年到台湾垦荒。这个时期漳州、泉州、兴化等地赴台者达15万人之多;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邱3年),郑成功之孙郑克塽归顺清朝后,漳、泉、兴化沿海又有几十万人迁往台湾;清朝康熙中叶,清政府放宽海禁,广东移民也大批迁往台湾。 就福建陈姓的族谱看,他们迁往台湾的原因有五种:闽粤地狭人众,谋生不易,只好向台湾发展(南安《蓝园陈氏族谱》);因苦于械斗或恶势力的欺凌(南安《蓝园陈氏族谱》);因家道没落,恐坐吃山空,渡海以求奋发图强(永春《半山陈氏族谱》);因兵燹或民变而移居台湾(《龙浔鹏都陈氏族谱》;因抗官,家被抄,比如光绪末年德化陈拱反抗盐税失败遭牵连者(《丁溪陈氏族谱》)。综上可以看出,福建沿海的陈姓居民多是在无可奈何中离开家乡去台湾的。 陈姓居民在横渡台湾海峡时,受尽了折磨与苦难,有的死于海上,有的死于瘟疫,有的死于械斗。正像一首山歌中所唱的那样:“劝君切莫过台湾,台湾恰似鬼门关,千个人去无人转,知生知死都是难。”由于清朝政府禁止移民携眷赴台,陈姓移民只能把妻小留在家乡,待赚到钱后,衣锦还乡,与妻小共享晚年。未婚者嫌到钱后,即返乡物色女子结婚,再把妻留在家乡,又只身来台。然而,这些移民们往往事与愿违,事业成功而衣锦荣归者屈指可数。一些移民在艰难窘迫的独身生活中,渐渐淡忘了故乡,而与当地土著女子结婚生子。如《南安诗山陈氏族谱》曾载:“福俊公,昌坐公之子,生于同治戊辰年(1868年),娶旧门吕氏等娘,侧室番女卓氏名打社。男文胜,吕氏生,福探、仁茹、振元侧室番婆卓氏出。”所谓番女,并非指现在的高山族,而是数千年来就一直住在平地的平埔族,他们有数十万之众,经过三百余年与汉人通婚融合,如今已分辨不出谁是汉人,谁是平埔人了。 据台湾1979年公布,全台1740万人中,陈姓有185万人,占台湾总人数的11%。陈姓是台湾第一大姓,台湾谚语说: “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台湾陈、林、黄、郑等大姓的族谱上,都说其祖先是光州固始人,是跟随唐初的陈元光父子和唐末的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又跟随郑成功抗清迁入台湾的。陈姓在台湾有二三十个支派,如开漳圣王派、南朝派、漳浦派、浙江嵊县派等,陈姓在台湾分布非常广泛。 迁台的陈姓来源,有三种情况:一是来自福建的泉州、同安;二是来自漳州所属的漳浦、南靖、平和等县;三是来自广东的蕉岭、长乐、平远等地。目前陈姓在台湾较多的县市有台北市、台北县、彰化县、台中县、嘉义市、台南县。基隆、桃园、新竹、鹿港等地的陈姓也不少。台北县《清源陈氏家乘叙》记载,他们的“入台始祖”是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陈永华、陈泽。当我们翻开台湾各支陈姓和其他姓氏的谱牒,从中也能理出陈姓迁徒台湾的线索。占全台湾人口近百分之八十的63个大姓中,其中陈、林、黄、郑、王、张、李、吴、蔡、杨、谢、曾、郭、丘、周、叶、廖、庄、何、萧、詹、沈等家族的族谱上,都明确记载着他们的祖上是光州固始县人,是唐初时随陈元光子和随唐末王审知兄弟入闽的,明末为了抗清,又随郑成功迁入台湾的。 台北市宁夏路有一座全台陈氏宗祠“德星堂”,大殿内有一副对联:“箕裘全子,袍笏文孙,颖川郡凤毛世胄;南国旌旄,东宫衣钵,李唐时虎拜龙庭。”说明了台湾陈氏与大陆陈氏一脉相承的关系。其中的“箕裘”,出自《礼记》,比喻继承祖先事业;“袍笏文孙”,指陈寔第七代孙陈宠、官尚书令;第九代孙陈弼任天官大冢宰,封陈国公等,他们都是官至极品,袍笏上朝;“南国”,指陈霸先在江南建立的陈朝;“东宫衣钵”,指陈后主陈叔宝的后裔;“虎拜龙庭”,指陈元光为大将军。 由于姚、妫、陈、胡、田五姓都是帝舜的后代,同出一宗,故台湾和东南亚等地盛行“妫汭五姓联宗”;台湾基隆市有“陈胡姚宗亲会”,台湾其他一些地方也有类似的宗亲组织。由于陈姓家族的子孙们,走出了祖居地江州义门,分支立派于祖国各地,尔后,又因种种原因,将他们的根须伸延向东南沿海各地,人数之多,正如福建俗谚所称:陈、林、蔡,福建占一半。而广东潮州的俗谚,也有类似的说法:“陈、林、蔡,粤东占一半。” 正是这种与海外交往的重要通道的独特地理环境及中外在经济、文化诸方面的互相渗透和影响,·使陈姓家族逐渐形成一种开放型的思维模式,激发起他们走向世界的冲天热情,于是,在岁月的更替中,他们一批一批地走向海外的各个地域,去完成他们创业的宏图。 陈姓家族,是一个开放型的家族。 我们还是把目光移向台湾各地的“开漳圣王”庙,以捕捉陈姓向宝岛迁移的踪迹吧。 台北市内湖区碧山里的碧山岩,建于1811年,专招“开漳圣王”陈元光。 宜兰县礁溪乡集惠庙,俗称白石脚王公庙、“开漳圣王”庙,相传建于福建移民迁入白石脚村时,这些移民中自然有陈姓子孙。 桃源县的景福宫,建于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祀陈元光及圣坛元帅、观音、释迦佛等,大门对联是这样写的: “八闽捷报最首功,广拓河山怀梓里;七邑告成膺庙祀,远移香火真桃园。”下联的末一句“香火”二字,自然是双关意思,含有陈姓香火远移此地的内容。 王审知兄弟的入闽,距陈元光的入闽有200余年,已是唐未了。那时,藩镇混战,农民起义,中原离乱纷生。固始县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领固始一带数万起义军辗转南下福建,在福州建立了偏安一隅的闽国,时为唐僖宗光启年间,跟随王氏人闽的有固始10姓,10姓中当然少不了陈姓。 台北县《清源陈氏家乘叙》记载,“入台始祖”是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陈永华、陈泽,而他们的“入闽始祖”就是河南光州固始的陈政、陈元光父子。 《武荣诗山霞宅陈氏族谱》上说:“我祖自颖川分派于河南光州固始,以抵人闽,至一郎公卜居武荣诗山霞宅。”此族自清初至民国300多年间,迁台的人数达2000余人,为第一大族,散居于台湾各地。这些移民,其中既有家眷留在大陆的,也有赴台后婚娶者;携眷同往的现象也相当普遍,此中有一些男性归回祖籍,而眷属继续留台,最后葬在台.湾;其次是该族族人于清代后期至民国年间娶台湾女子为妻的很多,本族也有不少女子嫁到台湾去;再其次是移民或留居大陆的眷属抱养他姓之子为嗣,或以同姓兄弟的儿子为承嗣子的风气十分盛行。这些原因,都造成了陈姓在台人口的不断增长,先分布于风山县的万舟、茨顶、东港、佳冬、潮州(今屏东县)、榨官乡(今高雄县),嘉义县的石龟溪一带,以及台南府,此外,尚有散居于台北、淡水、基隆、宜兰、桃园、新竹、彰化、鹿港、下淡水、盐水港、笨港、朗娇等地的。陈姓是台湾声名赫赫的大族。 摘自——《陈氏宗亲网》 |